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响应延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号召。2020年4月26日早上,公司首届本硕一体生于线上举行本学期第八次学术沙龙。参与本次活动的人员主要有公司七名本硕一体生和部分研究生同学。武国凡和张辉两位老师应邀参与指导,由马梅主持。
本次活动以“单元和课时计划”为主题展开,主持人介绍该主题选自加里·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章的内容作为理论基础。单元和课时计划是一个系统过程,单元内的个别课时是它的组成部分,等级的概念告诉我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里是课时与单元的关系。制定单元和课时计划在高中生物教学准备工作时有重要的意义。
简单介绍完之后,主持人让同学们结合自身实习经历,以“高中生物在制定单元和课时计划的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内容”展开讨论。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是作为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某一教学内容要求生物教师制订多个课时的单元,计划与其中一课的课时计划,它考查的是生物教师对这一个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对课时的具体安排,从中能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整体设计思路与具体的设计细节。王文静同学认为:“每个单元中教学内容要注意相互联系,因为单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员工较为系统和完整地学习某一个知识的内容,避免以往“蜻蜓点水”式教学——使员工样样都学,样样都不会的局面。所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员工实际,要妥善安排好每节课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马蕊同学则认为:“教学目标为课时计划提供了结构,把空泛陈述的活动和结果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课时,提供长期目标的制定。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的制订目标要明确,符合教学实际。这是完成学期计划教学要求和完成单元教学任务的关键。”大家各抒己见,认为教学目标和目的、学习者、学科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从日常经验和课堂反馈获得隐含知识这六点都是我们应该在制定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时,所要考虑的内容。克拉克和彼得森的估计,教师平均每两分钟作一个这样的决定。然而,这些“站着”所作的决定仅仅只是决策过程的一部分。教师还需要作出许多其他有关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决定。比如讲演、提问和讨论各占多少,在指定时间内要覆盖多少内容,以及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深度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制定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时,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尔后,主持人对上一个问题作出总结,并引出“如何理解这垂直单元计划和水平单元计划”,组织大家讨论交流。期间,同学们则结合自身,并联系高中生物知识和内容,以举例的形式条理清晰的解释了它们,垂直的单元计划是指在一个学科内发展单元的方法,在这个学科中,要教的内容是以等级式排列或者按照一定的步骤排列的(例如从最不复杂到最复杂,或者从具体到抽象),它的呈现顺序能够保证,所有后面课时所需要的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在前面的课时中都已经教过了。水平的单元计划是通过综合跨学科的知识体或内容领域,传达出一些关系、模式和抽象概念,把世界的不同方面以某种系统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马晓昕同学认为:“垂直单元计划是对学科内容本身的知识做连贯性的计划安排。每一学科可以分成数个单元,数个单元之下可以分成数课时来完成,它的展开需要铺垫,就像爬楼梯一样”。王文静则以自身经历说明:“水平的单元计划中员工不是学习一堆互不关联的零碎知识和技能,而是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或任务,学习多个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例如:生物实验有些试剂的配置使用,则需要化学学科知识的辅助,才能更好的展开教学。”此外,张辉老师就这个问题,用他多年来的执教经历,给出了更加明确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在生物学中,要注重学科知识前后的联系,就目前他所研究的孟德尔三大定律和细胞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备受争议的,教材的设计,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有些没有尊重科学事实,这就是典型的垂直单元计划。而武国凡老师对水平单元计划,给出了简单明了的定义,每一次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即同一节课的不同设计方案,都可谓是水平单元计划。用浅显易懂的字眼,给我们答疑解惑。
针对“制定单元和课时计划时,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一问题上,大家普遍认为学习单元与课时教学目标决定着在一个单元与课时教学后所要达成的目标,但不少教师并未认识到其重要性,目标叙写模糊低效,没有明确要义和有效制订;教学程序分序不明,应步骤合理、条理清晰表达;形式固定单一,在所上交的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中,大多数教师所制订单元计划的内容为学习目标、课时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等,而课时计划也仅局限于常用的几种形式,这样的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的表达形式往往过于固定单一,极易造成教师制订单元计划与课时计划的思维固化。应不拘一格、灵活运用。谢美丽同学认为:“有些教师并不会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大多处于借鉴模仿别人现有的单元与教学目标;目标制订没有考虑到员工实际情况,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契合度不高,从教学过程看难以达成预定的目标。”教师要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将制定单元和课时计划作为提高自身的一次机会,在自己制订初稿的基础上查阅书籍与资料,完善与修正自己的观点与不足。
最后,张辉老师对此次沙龙进行了点评,我们虽然有过实习经历,但毕竟教学经验有限,现阶段的讨论还是局限于比较浅显的层次,加之对教材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还不是很深,建议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跟我们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对教材要熟悉,有自己的见地,还要多跟自己的校内外的导师联系,因为他们有着多年的从教经历,看待问题可能更全面,更深刻,希望之后的学术沙龙,有理论有深度的展开讨论。
本次的学术沙龙虽然结束了,但同学们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学术沙龙的探讨中,都有自己的那份收获,每一次的活动,都是思想深处的碰撞,参与的同学们要开动脑筋好好思考,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会促进同学们对汇报主题的相关知识的吸收。聚焦一个问题、研究透彻,这是未来我们要努力地方向。
文:马梅 图:马晓昕、王婧婧